分析 Youtube 這一波措施背後的疑似陰謀 (純推測)

近期許多小型創作者都遭遇頻道的營利功能突然被直接強制關停...

Gavin老師

Gavin老師

2023年11月23日 下午 11:46

Gavin老師

近期許多營利的小型創作者都遇到一個類似的情況
就是頻道的營利功能突然被以「直接強制關停」的方式懲罰

我觀察起來,這一波共同的特徵就是:

  1. 懲罰的理由非常不明確,自始至終不具體告訴你是哪部影片違反了什麼規定。而這些莫名其妙被懲罰的創作者根本往往近期也沒有做什麼跟以往特別不同的事情,都是照老規矩繼續做而已。
  2. 採取的方式都是不經預告直接先懲罰,原定應該要給你的分潤就直接當作沒有這回事,而且除非你後續申訴成功,不然未來也不會再給你任何分潤。
  3. 專門瞄準有經營出一點成果,有獲利,但在社會上影響力很小,對 YT 談判力很弱近乎沒有,而數量很龐大的眾多小型創作者。
  4. 有提供很沒誠意的救濟方案。Youtube 提供的救濟方案,就我的觀察與推測,它就只是做來用以讓被懲罰的創作者們因懷抱有救濟成功的希望而安分繼續為 Youtube 免費打工!因為大多數被懲罰的創作者在看到有救濟方案後,大概都會選擇先依照救濟方案的步驟嘗試尋求救濟,花很多的時間想破頭思考自己哪邊違反規定,不斷進行自我整改,並直接或間接誘使你創作更多內容發佈到 Youtube 平台上,為平台做更多貢獻 (而不給你分潤!),我寫到這邊是覺得很難繼續下筆,因為我觀察到 Youtube 在此事的各環節上,似乎都已規劃好天衣無縫的設計,我很難跟沒有實際遇到的人解釋它的整套設計有多麼精巧,我只能說我事後觀察起來覺得細思極恐,Youtube 公司恐怕是找了大量心理學、使用者經驗等相關領域專家來研究&沙盤推演,我覺得它的整套設計真的對人性的掌握非常高。但無論如何,結果面來說,Youtube 公司就是在極力找一些成本最低的方式,來設法有效提高自己的獲利,而商業道德的 priority 顯然對 Youtube 公司來說排名是不靠前的。

 

為什麼我會得出「這是成本很低而能有效提高 Youtube 公司獲利的方法」這樣的結論?我們可以簡單算個帳。

Youtube 全球用戶數大概是25億,假設 Youtube 這一波措施總共對全球50萬名小型創作者下手,假設我們都以台幣算,這50萬名小型創作者每人每月能從 Youtube 提領的分潤收益平均為新台幣3萬元 (有人多有人少, 平均3萬)。

那麼 Youtube 只要透過一些「機制」,設法「合理地」用各種手段不把這筆錢分潤出去,Youtube 公司每月便能多獲利新台幣150億元 (即50萬乘以3萬元)。而,「在系統上設定機制」這件事本身,對 Youtube 公司來說是幾乎可視為沒有什麼成本的。 (btw, 我知道 Youtube 隸屬於 Alphabet 公司, 但講 Youtube 公司比較好懂)

要再簡單直接一點講的話,這就是一個零成本而每個月能多賺150億元的方法。
(這只是一個很簡化的模型, 忽略了很多要素, Youtube 公司要反駁一定有無數可以扯皮的地方, 但我只是要用一個簡化的例子展示出這件事情的底層邏輯)

它為什麼選擇對小型創作者動刀呢?因為,小型創作者沒有影響力能夠去大規模煽動輿論反擊 Youtube。而且小型創作者數量龐大,就算每個人賺的不多,積沙成塔下來也是一筆大錢。更重要的是,小型創作者們是非常無力的,面對這種情況,都只能選擇咬牙忍下去,繼續幫 Youtube 打工 (這牽涉到許多議題, 包含創作者經濟處境, 路徑依賴, 沉沒成本等... ; btw, 也讓我想起一個先前聽過很傳神的吐槽, 外送員再怎麼弱勢尚能找勞動部撐腰, 小創作者才是三不管地帶, 真正的弱勢)。

 

我個人力量非常薄弱啦,也不敢跟超級巨無霸大鯨魚🐋 Youtube 有所冒犯,以上云云都是我在作夢胡思亂想,請偉大的🐋勿跟我較真

只是渺小的我決定不再跟 Youtube 在那攪和了

我也覺得錢很重要,少賺也是會心痛,但有些其他事情也很重要

一些讓人看了很不順眼的不道德行為,就是不太想屈服

想多做一些有溫度的事&事業 (這句話借鏡自一位最近來信給我的新朋友, 我深有共鳴)

總之大概就是這樣啦,我不是什麼大人物,沒有什麼厲害的結論,也做不出什麼翻天覆地的行動,就是努力在小小的園地秉持信念,每天努力做更多一點好事

放棄 YT 盈利後,我跟夥伴們會著力在自有平台的經營 (網址 https://vip.jofu.guru/),雖然成本比做 YT 高很多,但至少是一個可以安心做的地方,歡迎支持也歡迎加入我們

 

文章標籤